顯示具有 佛教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顯示具有 佛教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
2009年5月5日 星期二

忍辱

在渡生的生涯中,遇到侮辱攻擊的事是免不了的,修行者就要以忍辱克服,大乘修行者的忍辱是「空忍」而不是「瞋忍」。面對污辱時,不是含著瞋恨心把忿怒強壓在心底,而是要真正了知諸法本空,沒有什麼可以生氣的事,進一步以慈悲心善待對方完全出自內心的原諒對方。

摘錄自 "談佛教的菩薩道" 藥師山

廣欽老和尚行持語錄 - 修行要去我執

日期:1981年1月9日          地點:承天禪寺    年齡:九十歲
上午,信徒鄭╳╳來請示佛法。老和尚說:「人是帶業來的,來這娑婆世界,受輪迴生死煩惱苦,受五蘊之苦,眼睛貪看好的,耳朵貪好 音聲,舌嗜美味,成天只知道要如何經營,要穿好、住好、睡得舒適,在世俗認為這是理所當然,以為人生只是為了享福作樂而已,殊不 知這番作為乃是造業,造了一些貪業,帶舊的業來,再造新的業去,而人身也就再難得了。而佛法中的作為,是福慧雙修,是把自己的身 心付出,全為了利益他人,不著形相,而不是貪一己的私利,雖不為己,但在為人之時,同時利益了自己,是自利利他。雖然我們每天都 在做種種的事務,穿衣、吃飯、睡覺等等,但這些都是有形相的生死因,必須還要了解,我們尚有一個不可見、不可聞的一面,那一面並 沒有在看、在聽、在吃,或在做什麼,是一條真正解脫的路途。我們帶惡業來到這個娑婆世界,要曉得入佛門,由佛法中找到一條解脫的 好路回去。一個人在生之時,若不能得到解脫,則死後不可能得到解脫。」老和尚又說:「世間的父母子女,乃是相互債主,今世作你的 父母,撫養還債,他是則作你的子女,受你的養育,如此,一世一世,怨親相繼,彼此互養,無有終止。而出家乃是要斷絕這條生死債緣 ,將世俗愛別離苦的親情,轉為度這些親人來歸依三寶,同來念佛、拜佛,度他們出娑婆世界,免生死輪迴苦,這樣才叫大孝報恩,否則 ,父母未度,這點恩情,還會使我們再入娑婆度他們。實則無始以來,世世相生,六道中都是我們過去的冤親眷屬,因隔世相遠而忘失, 今生為父母兄弟,來世可能為冤家債主,有的甚或墮入地獄道、餓鬼道、畜生道三惡道中,所以,我們度眾生,必須怨親平等,慈悲一切 ,現世父母、兄弟固為親眷,一切眾生亦為過去生的親眷,固要發大悲心,誓度一切眾生,像大願地藏王菩薩一般,地獄不空誓不成佛。 」「像這樣怨親平等度眾,把現世父母兄弟親眷,也視作一般眾生,平等度化,在這種基本的態度上,為度親人而與俗家親屬來往,亦不 屬攀緣。」

            ╳            ╳              ╳  

午後,天雨風寒,亦無遊客信眾上山,大殿寂然,╳╳師正抄寫八大人覺經,老和尚喚╳╳師過去,謂之曰:「我們出家受戒,乃是要除 去我們在世俗社會中,所薰染的習氣,革除貪念,修忍辱行,不可再以人非我是,或我非人是的觀念來處事待人,那是一種社會習氣,必 須改掉。如果人家說得有道理,我們可聽一聽,拿來做參考,如果說得沒道理,那就把它放一邊,不起煩惱,這就是一種忍辱智慧。否則 若起我是人非,就是勝負我執的心,凡事必欲佔上風,無明煩惱便生,這就是一種愚癡。」

要有極大熱誠的心去做事,但要知道畢竟一切是空

我們可以用一句話來表達菩薩道的精神,那就是「要有極大熱誠的心去做事,但要知道畢竟一切是空」。

一個人修行到一段時間後或者對人生的苦、空有相當認識後,有時會覺得人生到頭來都是一場空,何必努力做事呢?這樣就容易陷入小乘行人的消極悲觀的心境,若能發慈悲心為渡眾生的苦難,那就會有為眾生而產生熱心積極做事的心,但在世間努力做事,若沒有了知畢竟是空的修為,就容易陷入執著世間諸相,貪著世間名利而與一般凡夫無異。要了知畢竟一切是空最可靠的方法是經由修行而實證到空慧,這就是菩薩要修行空觀的原因。這種菩薩道的思想對現代工商社會中的修行者有相當價值,前些日子有位學理工的同學與我聊天,他說因學佛而覺得很矛盾,很多事都不太想去做。我告訴他這是不對的,因他是學工的,我問他是否畢業後想開工廠,他說是有此意。我告訴他若將來開工廠,把所賺利益多分一些給員工,多替員工的生活著想,把員工當成自家人看待,你積極工作創造財富是為了照顧員工,這樣你就是行菩薩道,你所得的回報將是員工的尊敬與高效率的工作。但是有這種想法的人並不多見,大多數的人還是較自私的,菩薩道的修習會有助於產生這種利他的思想,若台灣社會上多數人有這種想法,那台灣將是一個講義理、充滿愛心的社會,工商業的效率也很高,自然就是一個富裕的社會。


摘錄自 文章"談佛教的菩薩道" 藥師山

2009年3月22日 星期日

哇喔! 中脈唱誦藥師咒

這唱誦方法是:
觀想一個太陽置入頂輪, 放到眉心輪, 再放到喉輪, 放到心輪, 接著放到臍輪, 最後放到海底輪, 然後化成光明, 而聲音跟光一樣都是能量, 聲音跟光是同體的(例如天界中有光音天).

然後把到達海底輪的聲音化成光明, 化成火焰, 這是拙火的跳動, 從海底輪往上跳到臍輪, 再跳到心輪, 喉輪, 眉心輪.到最後整個中脈全部充滿拙火光明.

出自 智慧成就拙火瑜珈-洪啟嵩 著 

2009年3月13日 星期五

藥師佛十二大願

隋代天竺三藏達摩笈多 所譯

第一大願
願我來世於佛菩提得正覺時,自身光明熾然照曜無量無數無邊世界,三十二大丈夫相及八十隨好以為莊嚴,我身既爾,令一切眾生如我無異。

第二大願
願我來世得菩提時。身如琉璃內外清淨無復瑕垢,光明曠大威德熾然,身善安住焰網莊嚴過於日月,若有眾生生世界之間,或復人中昏暗及夜莫知方所,以我光故隨意所趣作諸事業。

第三大願
願我來世得菩提時,以無邊無限智慧方便,令無量眾生界受用無盡,莫令一人有所少乏。

第四大願
願我來世得菩提時,諸有眾生行異道者,一切安立菩提道中,行聲聞道行辟支佛道者,皆以大乘而安立之。

第五大願
願我來世得菩提時,若有眾生於我法中修行梵行,此諸眾生無量無邊,一切皆得不缺減戒,具三聚戒,無有破戒趣惡道者。

第六大願
願我來世得菩提時,若有眾生,其身下劣諸根不具,醜陋頑愚聾盲跛躄,身攣背傴白癩癲狂,若復有餘種種身病,聞我名已一切皆得諸根具足身分成滿。

第七大願
願我來世得菩提時,若有眾生,諸患逼切無護無依無有住處,遠離一切資生醫藥,又無親屬貧窮可愍,此人若得聞我名號,眾患悉除無諸痛惱,乃至究竟無上菩提。

第八大願
願我來世得菩提時,若有女人,為婦人百惡所逼惱故,厭離女身願捨女形,聞我名已轉女人身成丈夫相,乃至究竟無上菩提。

第九大願
願我來世得菩提時,令一切眾生解脫魔網,若墮種種異見稠林,悉當安立置於正見,次第示以菩薩行門。

第十大願
願我來世得菩提時,若有眾生,種種王法繫縛鞭撻牢獄應死,無量災難悲憂煎迫身心受苦,此等眾生以我福力,皆得解脫一切苦惱。

第十一大願
願我來世得菩提時,若有眾生,飢火燒身為求食故作諸惡業,我於彼所先以最妙色香味食飽足其身,後以法味畢竟安樂而建立之。

第十二大願
願我來世得菩提時,若有眾生,貧無衣服寒熱蚊虻日夜逼惱,我當施彼隨用亦服種種雜色如其所好,亦以一切寶莊嚴具花鬘塗香鼓樂眾伎,隨諸眾生所須之具皆令滿足。

2009年3月2日 星期一

Why? 隨順因緣, 行菩薩道.

要有極大熱誠的心去做事,但要知道畢竟一切是空.

-藥師山, 某篇文章-

2009年2月28日 星期六

藥師佛的每日修持法


每日早起盥洗後, 找一安靜處修持.

練習前, 不妨先蒐集藥師佛的各種微妙莊嚴法相, 然後選擇自己最喜愛, 相應的法相, 供奉於案桌上或在辦公桌上恭置藥師佛法照, 十二願大文

  • 修持藥師法時, 於藥師佛法相前, 雙手合掌恭敬禮拜藥師佛.
  • 清楚地觀察藥師佛, 並思維藥師佛的慈悲, 智慧及其殊勝的大願功德, 然後將其大願功德與莊嚴身相, 都明晰地烙印於自心中.
  • 想像從藥師佛的心中, 放射出無盡無量的光明, 光明注照著我們, 將我們一切的障礙,煩惱, 苦惱, 迷惑, 無知, 無明都完全在淨琉璃的光明中銷融了. 頓時, 我們的身體, 語言, 心意都清淨了, 慈悲, 智慧, 福德自然地在我們心中, 不斷的增長. 我們就安住在無盡的淨琉璃光明之中.
  • 合掌稱唸"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"或是結手印持藥師咒, 至少108遍以上 , 越多越好, 平時在心中亦可默念誦持佛號.
  • 念誦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經”, 若時間不足或單誦藥師佛大願, 每日依法恭敬修持念誦.


節錄自 Buddha Family 守護佛菩薩系列 - 藥師佛 消災延壽

2009年2月19日 星期四

啥! 都不知道!


誰教你打妄想?誰教你有欲念?如果沒人教,根本就是個空的、虛妄的;如果有人教,是誰教?那麼是你自己教的?是旁人教的?是你自己教的,為什麼打妄想的時候,剛一開始打,你都不知道?什麼道理?

-宣化上人-

2008年2月12日 星期二

禮敬 地藏王菩薩

安忍地藏、
現我金身。
錫杖矗立、
振我心深。
明珠澈照、
攝我以悲。
端立山林、
降我以心。

感念地藏、
願、願、願。




南謨大願地藏王菩薩、南謨大願地藏王菩薩。

祥德寺的早晨



早課聲叫醒我,原來五點多了我才起床。今天是初三、祥德寺的早晨、要回家的時刻。仰望地藏菩薩、發下願後,回頭看著大殿,順手照了這一張。
要回家了、好快!

2007年7月2日 星期一

原來布宮跟大小昭寺是厝邊

八月可能成行的西藏之旅,將會去拉薩、澤當、康定,雅江還有新龍等地,需要12天的時間。想想、這些地點到底在地球的哪個角落,於是上了Google Earth上查查。
先查查拉薩市區裡那有名的布達拉宮與大小昭寺。發現、原來布宮與大小昭寺是鄰居。坐taxi,我看不用五分鐘就到囉!
請看圖,黃色大橢圓的位置就是布宮,而黃色小圓圈就是大小昭寺的位置。紅色線就是兩地之路線。沒錯吧!轉一個彎而已,就到囉!